本帖最后由 喜羊羊@tj 于 2011-10-11 17:36 編輯
上周媽網小編有幸采訪了著名的繪本畫家,尹芳吉伯、丹尼納諾夫婦。尹芳吉柏,知名的繪本作品有改編自安徒生的《天鵝湖》、改編自比利喬爾的《晚安,我的天使》,作品幾乎每年都出現在〈歐洲插畫年刊〉。她曾經繪制過三套英國郵票。在英國,只有國寶級與知名的插畫家才能繪制郵票,而她畫的英國郵票也獲選為歐洲“金郵票獎”及“世界上最美麗的郵票”獎項。這次他們帶著新作《桃花源記》來到天津,《桃花源記》是這對夫妻檔第一次以東方故事為主題的繪本。
以下是小編對尹芳吉伯、丹尼納諾夫婦的采訪。
媽網小編:您的許多繪本故事都是源自于我們大家很熟悉的童話故事,比如說《白雪公主》、但有人在網上說,大多數童話都是按照成人的思維寫的,沒有按照孩子的邏輯,所以并不適合孩子(尤其是5歲以下)閱讀,您怎么看呢?
尹芳吉伯、丹尼納諾夫婦:童話是合適每一個人的,是一個家庭成員之間的一種交流,比如一個童話是從祖父一代到父母一代,在到現在的孩子,就這樣一直傳承下來,所以說童話是沒有什么年齡限制的,合適于我們每一個人包括孩子和父母親,同時,童話也增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的。所以,家長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,給孩子講講繪本故事,是一個很好的親子交流的過程,這個過程充滿了愛,將陪伴孩子一生。
媽網小編:您認為孩子在小時候最初接觸書本應該選擇什么樣類型的故事?
尹芳吉伯、丹尼納諾夫婦;有些故事對于孩子是比較適合孩子理解的,如《三只小豬的故事》等,所以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,應該為孩子找到一些他可以看懂的東西,尤其是圖畫形式的。而繪本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,孩子在認字很少的時候,只能通過圖畫來認識世界,而那時候孩子的思維是開放的、沒有被約束的,這段時間,是孩子形成自己思維方式的重要階段,多看繪本有助于孩子形成發散思維,對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很有幫助的。
媽網小編:您把中國的古典名篇《桃花源記》以繪本的形式展示,而且表現的十分唯美,在創作過程中,在中國的古典文化給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?
尹芳吉伯、丹尼納諾夫婦:中國的古典故事背后都蘊含了很深刻的哲學思想,這是和西方的童話有著明顯區別的地方。這些故事不僅適合于孩子閱讀,同樣也適合于成人,所以,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繪本,了解其中的哲學道理。
|